医疗美容网络舆情报告2022年第10期(总第25期)
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8部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发〔2020〕4号)中有关医疗美容相关行业组织“定期向社会发布医疗美容典型案件以及
根据国家卫健委办公厅等8部委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监督发〔2020〕4号)中有关医疗美容相关行业组织“定期向社会发布医疗美容典型案件以及医疗美容相关手术、药品器械使用的风险警示”的要求,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开展了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现将2022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网络舆情与风险预警简报如下:
一、数据采集
(一)采集平台: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疗美容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技术支持:北京鸣医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二)采集周期: 2022年 10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 。
(三)采集范围:全网公开信息,包括:论坛、新闻、博客、问答、视频、微博、贴吧、平媒、微信、电视、股吧、手机新闻等。
(四)采集内容:根据医疗美容行业特征词,对全网相关信息进行搜索整理。
(五)数据处理:根据内容表达的语义结构,判断内容正负面关系;分析全网传播内容,聚合报告期内传播热点;结合非法行医和非法产品的相关敏感词,挖掘非法行为的敏感信息。
二、舆情数据分析
(一)概述
2022年 10 月 1 日至 10 月 31 日 ,全网新增医疗美容相关信息共计 2241879 条。其中重点媒体频道信息 527147 条,总体信息量的 24 %,负面信息量 13884 条,占总体信息量的 0.6 %。在本报告期内,重点媒体信息及负面信息量环比上月均有下降。
(二)按信息来源(平台)分布
从总体舆情来源(平台)分布来看,微博占比 38 %;重点舆情方面,手机新闻、新闻类媒体合计传播占比 38 %。负面舆情方面,微博、手机新闻信息量相对较大。
(三)按信息来源(地区)分布
全国各地区的医疗美容行业信息量,与区域内的行业机构数量、密度、市场规模和热度紧密相关,也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大致成正比关系。
三、舆情内容分析
(一)概述
根据传播内容的正负调性,将行业信息分为正面、负面、中性三种。在各个媒体平台中,微博、新闻类占据传播量的前两位。
正/负面舆情内容媒体类型分布图
(二)新闻平台正/负面宣传内容
报告期内,整形项目、医美产品业绩季报等正面词出现较多。
新闻平台正面高频词分布图
(字号越大、出现频率越高。下同)
在本报告期内,虚假广告,整形维权等信息上升为负面高频词。
新闻平台负面高频词分布图
(三)医美行业正面事件报道TOP5
1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行业虚假宣传和价格违法行为治理工作指引》;
2 .三季度医美消费需求正被释放 龙头企业三季报业绩亮眼;
3 .浙江杭州发布《医疗美容网络直播领域行政合规指导清单》;
4.上海市规划合成生物发展蓝图 ,医美等多个应用领域被重点关注;
5.七部门:明星不得为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代言。
四、医美产品假货水货
报告期内,共监测到涉嫌销售假货水货产品线索 1 条。监测到某微博账号,销售韩国白毒(如下图示)。
五、医疗美容不良事件
1 . 报告期内,医疗美容行业不良事件报道共 13884 条,其中部分传播量较大的信息如下:
1)机构隐匿47亿收入,医托也能月入6万:起底“黑医美”暴利;
2 )女子花四万整容同事都说“毁容”,索赔遭拒绝;
3)超范围执业!医美机构被警告罚款;
2 . 报告期内,触及医疗处罚、涉及医患纠纷的信息传播主要涉及到 121 家医美机构,从区域分布看,浙江、湖南、河南等区域的医美机构占比相对较大。
从信息类型看,有关医患纠纷的项目中,以眼部整形、鼻部整形居多。(详见《医疗美容网络舆情负面信息清单2022年第 10 期》)
六、风险预警
报告期内,不良事件涉及到的相关医疗服务或产品有眼部整形、鼻部整形、违规医疗等,具体分布比例如下:
提示美容就医者近期重点关注上述项目的风险。
附件《医疗美容网络舆情负面信息清单2022年第10期》
请复制下面链接进行搜索并访问该网页进行下载:
https://www.caparz.cn/uploads/20221116/6cf724ff802090acab60fb93247971ed.pdf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xys.com/news/hangye/1205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