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整容“失败”机构回应“审美差异”!医美诊疗中审美一致有多重要?

写在前面:近日,长沙有两名消费者因对整形效果不满意而维权的新闻登上了各网站的头条。他们今年4月在长沙凯思丽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整形手术后,一人表示被“整老”了,一人表示

写在前面:

近日,长沙有两名消费者因对整形效果不满意而维权的新闻登上了各网站的头条。他们今年4月在长沙凯思丽医疗美容门诊部接受整形手术后,一人表示被“整老”了,一人表示被“整丑”了,都对效果不满意,向机构维权遇阻。对此,该医美机构称,手术没问题,不受理赔偿诉求。

男子整容“失败”机构回应“审美差异”!医美诊疗中审美一致有多重要? 图片-1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因求美者对整形效果不满意而造成的纠纷,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从483件增长到7233件,5年间投诉量增长近14倍。

案例中的“审美差异”

石先生今年4月初经微信好友推荐,他来到该医美机构做了鼻综合手术和全切双眼皮,共花费23000元。

男子整容“失败”机构回应“审美差异”!医美诊疗中审美一致有多重要? 图片-3

▲石先生术后鼻梁歪斜,双眼不对称。(投诉人供图)

术后,石先生发现自己鼻梁歪斜,鼻头像“大蒜鼻”,眼睛成“大小眼”,上嘴唇也不对称,人中变短,整个人“老了七八岁”,对整形效果很不满意。

与石先生情况类似,来自怀化的戴女士也因为在该医美机构进行了“全脸填充”悔恨不已。今年4月,戴女士在好友推荐下来到该医美机构,贷款3万元做了“鼻综合”和脂肪胶“全脸填充”。

术后,戴女士认为脸部没有变化,工作人员告知,由于填充物是脂肪胶,需要等待一段时间。“过了5个月,填充效果依旧不好,右脸出现凹陷,鼻梁也轻微歪斜。”戴女士认为自己是为了变美才去整容,现在却越整越丑。

对于被“整坏”的质疑,该医美机构的工作人员回应称, “手术过程没问题,整容效果受主观审美和个体差异影响,若认为效果不好,医院可进行修复。”

除了质疑手术效果,石先生还直指医院医疗流程不严谨。“我术前从没见过主刀医生,手术方案也是在手术室临时设计,病历本上连我的年龄都写错了。”石先生吐槽道,“做术前心电图检查时,护士告知做不了全麻手术,但自己还是被医生施以全麻手术。”

对此,两人都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有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中。

术前知情很重要

知情同意权是指在整个医疗美容活动中,求美者有获取关于自己容貌、体态等的发展变化、医师的诊断、医疗风险以及美疗措施等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同意表示的权利,由知情权和同意权两项权利构成。

首先,主诊医师应当首先要告知就医者美容具有主观性,医疗美容并非紧迫性手术。其次还应告知就医者拟施行手术的详细方案以及手术的过程。最后要告知就医者有无替代性治疗方案,并充分分析各种方案的利弊,同时以上告知内容均应请就医者在相应告知文书上签名。

除此之外,主诊医师还应全面告知就医者实施该项医疗美容项目的相关风险,包括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副作用、手术风险、输血和麻醉风险、就医者特异体质风险、人工替代物的质量和风险等,同时请就医者在相应告知文书上签名。

在非紧急情况下,医疗美容机构不得在手术中擅自更改已告知就医者的手术方案、手术范围及手术医师;在诊疗过程中若出现新情况,主诊医师应当持续履行告知义务;若在诊疗过程中,该医疗美容机构治疗相关病情技术实力不足,应当及时告知就诊者及其家属相关情况,建议其转院转诊,并给予相关协助。

对于机构而言,在术前做好“话疗”工作是很重要的,不仅可以使诊疗过程规范化、更好地对求美者负责,同时也可以有效预防相关医美纠纷的发生。

医美诊疗中美学沟通要一致

医美医生作为医美行业独特的“艺术家”,令人满意的术后效果一定需要高级的审美力以及与求美者达成审美共识的沟通力。

如上述案例中两位求美者的投诉,该医美机构的回应就是“整容效果受主观审美和个体差异的影响”。若求美者和医生的审美差异较大,那就免不了会产生纠纷,毕竟,每一个求美者都希望自己能通过整形变得更美,而这种“更美”,也是需要基于求美者自己的审美判断。

早在2015年,医美诊疗的规范里,就已经对医患双方于术前在美学认知、美学效果、美学预期上,达到沟通一致做出了要求。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要求, “当确定将对美容就医者进行某一项美容外科手术后,医师应对手术的美学效果有较明确的预测,并与就医者进行必要的沟通”。

除此之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还要求, 手术实施者要向美容就医者说明各种术式的优缺点,以及可能产生的术后并发症,包括预防处理的原则,取得美容就医者术后积极主动的配合,以便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程度,这也是审美能力的实施过程。

由此可见,在医美诊疗实施的过程中,达到审美一致是极为重要的。

规范化诊疗,促进医美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医美机构而言,想要减少此类纠纷的发生,规范化诊疗是非常重要的。在术前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求美者的诉求,帮助求美者制定适合的整形方案,双方意见要达到一致,同时也要实事求是地做好相关病历文书的记录。

因为在出现争议或者纠纷的时候,鉴定机构、裁判机构、调解机构会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美容医学分册)要求,查看病案文书里是否有术前设计、计划等沟通记录,并做到术前医患沟通达到美学一致,沟通充分,风险告知充分等事项。这些记录能保证在出现争议的时候有据可查。

由于美容外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涉及许多学科知识。因此对于医生而言,除了熟练掌握技术外,还需要尽可能多地学习一些心理学、美学、时尚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医生掌握广泛的知识,才能设计出最适合求美者的手术方案, 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故,减少医疗纠纷和负面舆情。

*内容整理自华声在线官方新闻、 《湘问·投诉直通车》栏目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xys.com/news/hangye/1205359.html

预约医院/医生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