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来了 | 你从小坚持的7个爱牙护齿的习惯有可能是错的!
大家都知道早晚刷牙才能更好地保护牙齿
但如果刷牙的方式不正确
反而可能伤害牙齿!
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 我们从小坚持的一些爱牙护齿的习惯
有可能是错的!
错误1
冷水刷牙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 发挥作用的至佳温度是37摄氏度左右。
建 议
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较好。
错误2
刷牙用力太大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
建 议
200克的力量就足够,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
错误3
刷牙横着刷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形式。 刷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
刷牙的目的是为了清除牙齿表面和缝隙里的细菌,而不是损伤牙齿本身。 横向刷牙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同时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牙龈损伤、牙本质敏感等问题。
建 议
正确的刷牙方式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
错误4
刷牙时间太短
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不完全如此。 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以上的食物残渣,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
建 议
刷牙不少于2分钟。先漱口,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此外,由于牙菌斑的生长周期是12-24小时,所以即使出差在外,24小时也至少要刷牙一次。
错误5
刷牙后漱口次数太多
牙膏中的一些有效成分需要保留一些在牙齿的表面来形成保护层,保持一段时间细菌不会快速生长 ,过多漱口就没有这个作用了。有人还会用清水再刷一次牙,这是帮细菌伤害自己牙齿的行为。
建 议
1次漱口10秒就够。实验发现,刷牙后当我们吐出第一口漱口水的时候,95%的有效成分都被吐掉了,第二口又会吐出剩余5%中的95%。所以,用牙膏刷牙后漱口一次就可以了,漱口时间保持10秒左右就好。
错误6
熬夜、喝水少
这些情况会导致龋齿高发。 现在的人对着电脑的时间多,开口说话的时间少,唾液的分泌也会相应减少。
唾液有平衡口腔生态的功能,晚上11点以后人们的口腔环境会开始进入干燥期,而 口腔干燥会使细菌滋生。
建 议
多喝绿茶和清水。绿茶除了补充水分,其中含有的氟化物还能保护牙齿不被细菌侵害。
错误7
没有定期检查口腔健康
刷牙是至基础的口腔清洁方式,它可以有效清除我们牙齿表面和牙龈上的食物残留。 但对于牙齿间隙、牙龈沟等死角,刷毛很难深入,清洁不到位,自然就会产生各种口腔问题。 但是口腔问题已经在你不知不觉中伤害着你了!
建 议
定期做好口腔检查是至好的维护。专业的口腔检查服务除了基本的有无龋齿检查外,还包括牙周健 康检查、牙齿缺失情况检查、口腔内有无囊肿或者异常变化、口腔黏膜有无异常、智齿生长情况等 一系列检查。
给到小伙伴们 正确的口腔健康指导,科学的治疗建议,对促进口腔健康很有意义。
停止你对牙齿的自毁行为吧
为了自己的牙齿健康
不如早些做检查,早些发现
早些治疗 才是王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xys.com/quanzi/419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