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激素性脱发自动停止?什么时候?
岁月是把“剃发刀”......在脱发问题面前,似乎谁也跑不掉。
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雄激素性脱发,俗称脂溢性脱发。
是由于体内雄性激素异常而引起的脱发现象,男性可表现为发际线后移、地中海等多种形式。
女性雄激素性脱发大多发际线无明显变化,多表现为头顶头发弥漫性稀疏。
-01-
先说说雄 性 激素与雄激素性脱有什么关系?
雄激素性脱发,顾名思义,就是和雄性激素相关的脱发。
很多人直接理解为雄激素过多导致的脱发,这样理解呢~也可以,但是也不对。
雄激素性脱发主要是二氢睾酮过多,二氢睾酮由睾酮转换而来。
二氢睾酮过多会导致毛囊萎缩、毛发变的细软。
毛发的生长周期缩短,头发容易脱落,久而久之,就慢慢演变成了脱发。
对于本身雄激素睾酮过多的人,比如高雄血症等人, 雄激素整体偏高。
那二氢睾酮也很大几率偏多,脱发会明显增多,毛发也会逐渐变的细软。
但是更多的人是雄激素睾酮正常的人群,睾酮并不偏多,那么二氢睾酮为什么会高呢?
睾酮转换为二氢睾酮还需要依赖 5α- 还原酶的帮助。
一部分人因为遗传等原因,毛囊内的 5α- 还原酶受体比普通人更多更敏感。
这使得 5α- 还原酶的作用更强,这一部人的二氢睾酮自然偏高,也就最终导致了脱发。
一般来讲,头上后脑勺部位毛囊的 5α- 还原酶受体相对来说较少。
所以,一般雄激素性脱发不会从一开始就累及到后脑勺区域,多是从头顶开始。
就是遗传惹的祸或者是基因惹的祸,这一现象目前不能消除。
比如常见口服药非那雄胺,也只能在用药期间通过药物的作用,抑制 5α- 还原酶的作用。
一旦停药,身体里面导致脱发的本质还是没有消除。
所以说,目前我们对于雄激素性脱发,只能“控制脱发、辅助生长”,不能“完全治愈”。
-02-
那雄激素性脱发就不会自己停止了吗?只能说很难。
一般男性在18~40岁时,体内雄性激素处于比较旺盛时期,是雄激素性脱发最容易发生的时期。
可持续十年甚至数十年,常伴有头皮出油、头皮屑增多、瘙痒、毛囊炎等症状。
虽然随年龄增长,雄性激素对头发的影响也会下降,但只要体内有雄性激素,这种伤害是可以持续的。
-03-
但也不会是一直脱不停!
来自于新浪网的一次脱发调查,其中【脱发发生与年龄】的数据,也值得关注。
45岁之前发生脱发的概率占比高达93.6%,45岁之后才开始脱发的概率直线下滑到6.4%。
并且35岁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脱发的概率越低。
雄激素性脱发发生时间表
这是因为雄激素性脱发是因为DHT双氢睾酮水平升高。
而双氢睾酮的水平与年龄直接相关,年龄越大,双氢睾酮水平随之降低。
以下为双氢睾酮与年龄相关研究结论:随着年龄增长,DHT逐渐下降。
不过,脱发元凶DHT的含量随着年龄增长会下降。
但在经过十几二十岁再到四十五岁雄性激素猛烈摧残后,剩下的毛囊都对DHT不会那么敏感。
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具备了使脱发持续恶化、或者变得更严重的条件。
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雄脱并不是有所缓轻,而是已经无发可脱!
可脱发最为严重的那段时间里,也正是我们活力满满、能力各方面都非常好的年龄。
不能因脱发影响了我们短短的美好生活!
所以,在脱发早期一定要早重视、早治疗,防止脱发进一步发展,严重影响个人形象后悔莫!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立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xys.com/quanzi/1270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