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 | 医美行业9类违法将被“铁拳”严打
美创会北京讯 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今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的典型案
美创会北京讯 4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公布今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的典型案例,其中,多个案例涉及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今天,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2022年第一批“铁拳”行动典型案例,8个案例中有2个涉及医美企业。
其中,广东省肇庆市市场监管局查处了肇庆市艾美医疗美容门诊有限公司发布违法广告案,经查,该企业于2021年12月13日举办“跨年直播夜”网络直播促销活动,在直播中发布广告,推销丰胸医疗美容服务。该广告未经审查,且广告中存在直播人员脱衣摸胸等低俗动作以及挑逗性言语等违法情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九条、第四十六条的相关规定,肇庆市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罚款82万元的行政处罚。
另外,在“山东省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查处山东朵拉朵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直播方式对医美产品进行虚假宣传案”中,该企业2021年9月5日在某平台直播间对其销售的“三宝冻干粉”产品进行直播宣传时,通过展示板宣称该产品“含有左旋VC、依克多因、辅酶Q10等成分,以上成分具有延缓肌肤衰老等功效”,并宣传“三宝”所有的产品好评率都是100%。经查,其无法提供“三宝冻干粉”产品具有与左旋VC、依克多因、辅酶Q10等主要成分同样功效的证明材料,且该平台数据显示,有一款“三宝多效眼霜”的商品评价为“好评率99%”,未达到好评率100%。该企业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济南高新区市场监管部依法对其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市场监管总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杨洪丰介绍,医美行业虚假宣传、仿冒混淆、诱导消费等乱象,不仅破坏行业竞争秩序,甚至威胁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2021年,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重点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专项整治,将严厉打击医美市场虚假宣传、仿冒混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列为整治重点之一,今年,市场监管总局继续将查处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行为列入2022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重点。
接下来,“铁拳”行动将重点查处医美行业九类违法行为:
主要包括,医疗美容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与通过店堂、微信公众号、网站等发布有关美容效果承诺不一致;
通过虚构、夸大医生资历、医疗机构资质荣誉等方式作虚假或者引入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通过虚假案例、虚构诊疗前后对比图等方式,对医疗美容效果或产品功效作虚假、夸大宣传;聘请网络红人、知名博主、带货主播等开展直播营销,直播中利用话术进行虚假商业宣传,欺骗、诱导消费者;
通过“刷单炒信”等方式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欺骗、误导消费者;利用“软文”“种草笔记”等编造医美日记的形式进行虚假营销;未经授权使用具有较高知名度医院的名称、字号或简称等,引人误认为是知名医院的商品,或与知名医院存在特定联系;
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响力医疗美容服务机构商业标识、字号或简称等,引人误认为是该机构商品或者与该机构存在特定关联;
擅自使用他人有较高知名度或影响力医疗美容服务平台名称、APP标识装潢、域名主体部分、网页内容等,引人误认为是该平台或者与该平台存在特定联系的行为。
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局长燕军表示,对于一些违法经营行为,将依法纳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加大违法成本,让经营者不敢以身试法。
医美行业多项政策5月起实施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等医美行业多项政策5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药监局明确将“水光针”、“射频仪器”“埋线”等纳入III类器械监管,被禁止委托生产。
医美行业需求端持续扩容,供给端产品更加多元化,政策端对于医美机构和医美产品监管加强。相关政策的修订及颁布更加关注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明确监督检查事权,强化监管举措。对于现有的医疗器械制度进行调整更新,更好保障行业的发展。券商报告指出,射频、埋植线、水光针均为当下轻医美市场中热门项目,空间广阔。频繁发布的规范条例将推动我国医美行业健康发展,合规产品市场将进一步扩容。医美监管趋严、政策持续收紧,安全合规是第一要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xys.com/news/hangye/549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