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所谓“年抛鼻”?更离奇的事出现了...
你听过年抛鼻吧,那你见过年抛鼻吗?最近做鼻修复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一个年抛鼻:大家可以看到,她这个鼻子的问题很明显:鼻尖鼻小柱退缩、
你听过“年抛鼻”吧,那你见过“年抛鼻”吗?
最近做鼻修复的时候,就遇到这样的一个“年抛鼻”:
大家可以看到,她这个鼻子的问题很明显:鼻尖鼻小柱退缩、鼻孔外露、鼻背假体显形,已经变成了一个“朝天鼻”。
问诊时,她就说了,刚做完的时候,她就对鼻子不满意。
在此之前,她做过“线雕隆鼻”,但效果并不好,所以她决定做“鼻综合”修复。在2017年的时候,她到某整形机构做了这个“鼻综合”手术,不过她做的是“膨体+异体骨+耳软骨”的鼻综合整形。
关于“异体骨”,之前我们有说过,这种材料临床上用的比较少,为什么?它比较不稳定,容易被吸收,而且不是自己的软骨,容易出现排异,一般是自体软骨没法用了才退而求其次选择它。
▼修复手术中取出的部分软骨碎片
当然,如果医生技术过硬“异体骨”用的好,那么也能做出好看的鼻子。只是,这个医生发挥不佳:这个女生说,刚做手术,她就发觉鼻背很高、鼻孔朝天,看起来很不协调。
然后她想着,也许还没恢复好,等等看吧。只是一年多过去了,她的鼻子并没有变得好。更离谱的是,它去找这位医生复诊,医生却反问了一句“你的鼻子怎么还不做修复?”
这位医生说这个鼻子就是“年抛鼻”,做修复是顺理成章,理所当然地让人一时间不知如何反驳。
作为医生说自己的做的鼻子就是“年抛鼻”?
这真是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也是不负责任。在整形外科上,从来没有“年抛鼻”这种定义,“年抛鼻”不过是一些普通大众的叫法。
自体软骨用于鼻整形,因为血运的改变,软骨会有轻微的吸收,其中耳软骨部分相对容易被吸收,大概10%左右,也因此耳软骨鼻综合远期效果没有肋软骨鼻综合那么稳定理想,所以一部分人就把它叫做“年抛鼻”。
▼鼻综合整形中用到的软骨
医生不是神,现行的医学水平也有限,再加上个人基础及恢复期的一些变数,无法保证每个鼻子做完后都能够完美无瑕,但作为医生,我们就要尽力避免,尽力克服,尽善尽美,而不是人云亦云,用此来定义不足之处。
而鼻子变成这样的“朝天鼻”,修复在所难免。这位女生经过这件事后,变得谨慎了。她说悄悄关注@整形医生修志夫和@整形医生周璟的微博很久了,之前因为疫情原因没能来,现在我们国家防疫做得很好,她就安心地来做修复。
很感谢她的这份信任,我们自然也是尽全力地为它做好这个修复手术!(照片已获授权)
▼修复前后
▼术后回访记录
▼术后拆线自拍照
▼恢复期反馈
但事情还没完,在我们为她修复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离奇的事情: 她的鼻中隔穿孔了!
▼手术器械可以从鼻中隔穿过
鼻中隔就是位于左右鼻腔之间,由筛骨垂直板、犁骨和鼻中隔软骨构成,表面被黏膜覆盖;其中,鼻中隔软骨可以用来做解剖学结构重建鼻尖的支架,但手术中只取部分鼻中隔软骨,会保留粘膜的完整性。
▼鼻中隔位置
那么鼻中隔为什么会穿孔?
鼻中隔穿孔的原因有多种,比如手术、传染性疾病及其他一些行为等,其中鼻中隔相关手术比较常见,比如取鼻中隔软骨,如果医生没操作好损伤粘膜,可能就会导致穿孔。
▼鼻中隔穿孔示意
而在术前问诊时,这位女生并没有跟我们说过她有这个问题,也没有跟我们说过她有取过鼻中隔软骨或做过相关的手术,但我们打开鼻子时,发现鼻中隔是空的,而鼻黏膜部分已经长在一起,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影响到我们的修复手术。
手术完成后,我们向她告知“鼻中隔穿孔”这个情况,而从她的反应来看,她也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问题,她说平时呼吸时会有一些吹哨子的声,流鼻涕时会流到另一个鼻孔,但她并不知道这就是鼻中隔穿孔的表现。
她也很纳闷,因为在做异体骨鼻综合前还好好的,做完后就开始有这些问题了。她说,她去原来的机构复诊时,手术医生带她去医院做鼻腔内镜检查,她问为什么要做这个,那位医生跟她说就是常规检查,看看缝线拆干净了没有,她也就没有多想。
她疑心是上次手术导致的,但事实究竟是如何已无从知晓。还好这个问题目前对她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影响到生活的,还是要进行修复。
▼鼻中隔穿孔修复
大家也别太担心取鼻中隔软骨导致穿孔,因为医生都会谨慎保持黏膜的完整,至少在我们做过的取鼻中隔软骨做鼻综合的手术中都没出现这个问题。
不过鼻中隔软骨有限、部分人的鼻中隔软骨可能存在过薄、偏曲等情况,所以目前用的更多的是肋软骨;总的来说,能用自体软骨,就别用异体骨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360xys.com/gl/812256.html